首页

日本踢裆网站

时间:2025-05-29 04:22:01 作者: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到44.07% 人口规模达4.4亿 浏览量:80574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,中国科协公布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升至15.37%。同时调查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.07%,人口规模达4.4亿。

  此前,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,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,本次调查开展了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“具备科学素质”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等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。

  根据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—2035年)》对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定义,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,考察科学知识(40分)、科学方法(20分)、科学精神与思想(20分)、应用科学的能力(20分)等四个方面,并按科学素质测评得分高低进行层级划分:

  得分超过85分为“具备高阶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很高,各维度发展均衡;得分超过70分为“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高,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。这两类人群达到科学素质的较高要求,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超过55分为“基本具备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具备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,具备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,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资源基础。

  科学素质测评得分低于55分(不含)为“具备较低科学素质”,该群体整体水平较低,需进一步全面夯实科学素质发展的各方面要求。

  关于开展分级评价的重要意义,中国科协解读称,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一个连续发展状态,通过分级评价,能更精确反映实际情况;利用分级评价结果,能更有效指导科普实践;开展分级评价,也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。

  2024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: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.30%,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.37%,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4.07%,这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:7:19的金字塔式分布。

  进一步分析发现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体现出规模庞大、水平适中、应用优先三个特征。其中,规模方面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对应18-69岁人口规模达4.4亿(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),占比超过四成。

  总体来看,中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能够适应时代发展、科学生产生活需要,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规模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,也为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夯实根基。

 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。中国科协自1992年起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,迄今已完成14次全国调查。2022年,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纳入国家统计公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年国庆档票房破11亿

双跃门》表现了彭浩钟爱的古代题材——七品官程荬观新官上任,犹豫初次踏进衙门迈哪只脚更结好运,最后只好“双脚跃门”,令人啼笑皆非。

广汽科技日宣布两年实现无图智驾与全固态电池,含金量几何

3月10日,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,云南的旅游正在从观光向体验转型。2023年,全省接待国内外的游客超过10亿人次。“很多是来了还想来,来过一次再来。”过去一年,云南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.4万亿,创历史新高。王宁说,旅游业已成为云南拉动内需、拉动消费,带动经济发展,促进群众增收的一个重要引擎。云南的旅游也是一项惠民项目、民生项目,很多旅游从业者都是村民、中小微企业,收入都到了农民手上、到了民众手上。所以,我们俗称为云南旅游是一个民生项目。(记者 王世博)

星火成炬|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

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官员谢尔顿·米尔斯表示:“研究表明,一些人能从现有的帮助中受益,尽管这件事非常振奋人心,但仍有许多人难以支付账单。”

2023年宁夏检察机关知产综合履职率居全国第一方阵

在国家足球体育场奠基仪式上,武契奇总统和其他嘉宾与当地儿童共同在足球上签名,并将其放入混凝土中。以这种独特方式为体育场奠基,是为了表达对项目顺利完工的良好祝愿,以及对塞尔维亚蓬勃发展的美好憧憬。“我和朋友们都知道,这座体育场是中国企业建设的,我们很爱中国!”参与活动的11岁塞尔维亚小球员瓦尼亚对本报记者说,他很期待将来能够在这座现代化的体育场内驰骋。

看图学习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总书记强调再接再厉

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评价,短视频直播塑造了大众文旅传播的新生态,即依托城市底蕴性文化资源,结合大众文旅共同体的参与和创新,以日常生活里的“烟火气”和“人情味”为传播内容,从线上传播到线下服务,通过“多元共建”的短视频传播城市品牌新模式,全方位考量及最大化满足大众文旅需求。城市文旅应发挥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优势与服务优势,打造文旅供需双方的交流平台,根据消费者反馈不断迭代文旅服务和产品,将互联网流量转化为促进地方发展的红利,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助力大众文旅的美好生活的建构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